Migration and Identity: East Asia and Beyond The 4th NTUGARC-SNUAC joint migration workshop 研討會
由亞比中心與韓國首爾大學亞洲中心共同舉辦的年度遷移工作坊於 6 月 7 日圓滿結束,儘管時值台大與首爾大學學期末,參與仍然踴躍,共有 180 人於線上或實體參與本次工作坊。講者除了韓國與台灣的 12 位學者外,我們還邀請到日本早稻田大學的 Gracia Liu-Farrer 教授分享日本的案例。
這個為期一天的活動由 Work, migration, and nation-states、Migration, mobility, and lifestyles、Changing cultural and identity boundaries 與 Inclusion, exclusion, and othering 等 4 個場次所組成。
📍第一場次:Work, migration, and nation-states
KWON, Hyunji 教授探討全球化 AI 產業發展下的性別遷移現象,她以內容管理工作(如辨別並移除網路仇恨言論)微粒,這個產業工作節奏快、要求高度精確、勞工自主性低,導致內容管理員感到自己如同生產線的一環。更因顧客至上的職場文化,工作者需忍受大量情緒勞動而有過來怠工的風險,因為產業的性別組成,這類風險往往由女性承擔。政治大學的錢宜群教授分享台灣照顧移工政策的最新發展,借用發展型移民國家的框架,解釋台灣如何將移工政策作為解決國家政治經濟與社會問題的工具,在新自由主義邏輯下,由國家掌握解釋技術的權力,篩選符合國家利益的移工。
Samia DINKELAKER 博士則比較台灣與德國在移民歷史背景和困境的差異,以及導致這些差異的社會機制。她指出德國外籍移工勞動權益的改善源自於漸進的經濟發展和勞工逐漸取得的協商籌碼,而台灣的經濟奇蹟主要依賴科技業,移工卻集中在中小企業工作。此外,地理環境及邊界管控也是原因之一。德國與多國接壤,移工的移動性較高,而台灣作為海島型國家,限制了移工的移動自由。
📍第二個場次: Migration, mobility, and lifestyles
HaeRan Shin 教授運用社會基礎建設(social infrastructuring)的概念,探討越南新娘在架構跨國婚姻機制的同時,共同塑造韓國的國家品牌與跨國認同及美妝、流行經濟。Yoonhee Kang 教授關注韓國教育的變遷,透過文獻與內容分析,並訪談韓國家長,探討全球化教育的改變如何影響韓國家長,他們又如何協商與調整自己的角色?她指出,跨國教育的經濟、情感成本高昂,因此許多替代方案則出現結合學習與假期的海外短期英語營隊,提供孩子無壓力的學習環境,父母也能在國外度假。這樣的變化顯示韓國父母更重視教育中的娛樂、「體驗」,以相對經濟實惠的本國英語教育提升子女的國際競爭力。Tsung-yi Huang 教授探討在新加坡定居的臺灣太太如何運用英語、河洛話與中文等當地常用語言,在職場、鄰里與家庭等不同的社會空間中彰顯個人認同與權力位階、建構人際網絡,並將這些社會資本轉換成人力資本。
📍第三場次:Changing cultural and identity boundaries
Hyunjoo Jung 教授以「會面相遇」(Encounter,指特定機緣、非預期下的相遇)概念,探討所謂「多文化城市」的建構過程,探究不同族群是否在以多元文化著名的金海市共存。並發現金海市不是西方世界常見的、自外於主流族群的族裔飛地(如中國城),亦非其他在亞洲地區的假日飛地,居民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度也較高。Gi Yeon Koo 則研究伊朗的離散現象(diaspora)與 2022 年爭取女性權益的頭巾運動(hijab protest),她指出伊朗的女性運動不只局限於 2022 年頭巾運動,而是持續的抗爭,尤其海外伊朗社群對運動提供堅實的支持,有別於 2009 年以在遷居地的生計為優先考量,當代海外伊朗人更為關心母國政治動態,但這些海外社群的政治光譜卻是異質且分裂的。 Pei-Chia Lan 教授藍佩嘉的研究聚焦臺灣的成年( 20~30 歲)新二代,她發現這些新二代在處理身分認同上,會使用 4 種不同策略,第一種為低教育、曾經利歧視的新二代所使用的多數者策略(majority identity),強調自己作為多數(臺灣人)的身分,否定官方敘事強調的「新」的身分;第二種為雙文化主義(biculturalism),主要集中在高教育背景與東南亞新二代,他們將族裔認同視為一種選擇,視場合使用;第三種策略是重新界定認同指涉的範圍(rescaling),如稱自己來自中國特定區域而非「中國」,但並非所有大陸新二代都能運用這項策略,來自較不知名城市的新二代就被排除在外;第四種則是差異化策略(differentiation),因母親再婚而為臺灣人收養的 1.5 代可能強調自己與其他移民的差異。這些策略不一定是有意識地被使用,且其運作有性別化的傾向。
📍第四場次: Inclusion, exclusion, and othering
由 Jungwon Huh 教授開場,她以 20~69 歲韓國本地人為樣本,分析移民威脅認知(immigrant threats)對大眾接受度(public acceptance)的關係,她發現社經背景與地區移民組成對移民接受態度並無影響,提供正確資訊無法有效減少對移民的負面態度,而抽象的威脅認知比起實際威脅更能影響對移民的接受態度。 Lake Liu 與 Yen-Fen Tseng 教授探討 2019 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後的地緣政治與在臺港人,過去有關遷移政治的研究分析跨國與國內政治的動態,遷移政治形塑移民的想像,而理解移民的想像需要將之置於動態的社會歷史、文化與政治的脈絡中。她們發現台灣人雖然支持香港民主運動,但臺灣的移民政策奉行發展主義,移民人權的保障取決於個人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在這樣的邏輯下,香港人是否值得移入台灣,需視其對台灣社會的貢獻,且被認為對臺灣人的權益有潛在威脅。 Gracia Liu-Farrer 教授則探討日本移民政策的轉變與其背後的邏輯,儘管日本因為人口老化與勞力短缺,對外國勞力的需求逐漸增加,日本人與外國人的分野依然鮮明,外籍學生─往往被視為高技能人才的群體─也難獲得日本國籍,他們必須透過各種策略管理自己的身分認同, Liu-Farrer 教授的研究呼應 Pei-Chia Lan 教授有關認同管理策略的結論。
整場工作坊討論熱烈,最後在大家意猶未盡的交流中結束。
陳映岑速記,鍾瑋芸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