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性別、非人權」 2021 台灣女性學學會 年度研討會

「亞洲」不僅是區域,也是一個集結的場域;承載著世界殖民史的印記,但同時攜帶著複數地方立足點的行動歷史。

「性別」不僅是概念,生理或社會用以區分個體的方式,也不僅是一種取向,探究與拆解性別構成和運作的途徑;性別同時也是曖昧倫理的體現,是集結、衝突、對抗、實踐的場域,以及重新想像我們如何共同生活的方式。

「非人權」不僅是關於人權的遭受侵犯,也是關於非人類存在的權益。「人」做為一個政治符號,在抵殖民的抗爭,以及反性別壓迫的努力中,都是核心的爭議場所:誰是完整的人,誰有資格擁有公民權,誰可以代表人類發展的最高階段,誰需要被拯救,誰有能力去拯救。在人和自然的二元對立,在誰和什麼的區分當中,被殖民者、女人、性別少數和障礙者,往往被推擠到非人的那邊,不算是誰,而算被擁有的什麼。在爭取成為「人」的過程當中,我們漸漸不再僅是想成為「人」,而開始質疑人和非人的區分所具有的政治性。我們開始意識到,複數的抵抗立足點,以及成為「人」的倫理曖昧性。自然、非人、動物等被排擠的「什麼」,並不是我們所要擺脫的標籤,而含括了我們行動的盟友,以及重新定義社會的動能。

2021年女學會年度研討會的主題為「亞洲、性別、非人權」,乃是關於複數地方立足點,曖昧倫理的體現,以及重新定義社會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