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ion and Economy in South Korea: Globalization,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and the Contentious Politics of History
This presentation explores the contentious politics of economic…

野草莓如何變成太陽花:《馬英九時期社會運動》新書發表會
從野草莓運動到太陽花運動,台灣的公民社會…

逃逸中的「密醫」主體與非正式照護及勞動之歷史諜影
本次演講主要通過追溯「密醫」的知識系譜,…

離散的跨殖民地公共空間:英治香港-新加坡華商的公民社會及其與日治臺灣的連繫, 1914-1941
本報告援引提姆.哈潑對移民和離散性公共空…

大逆轉:金融擴張如何推升不平等
近年各國對經濟不平等的熱烈討論當中,經常…

精神病怎麼跨國比較? 從「folie à millions」談起
思覺失調是否在世界各國看起來都一樣?這是戰後精神科學家共同關切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為了比較精神疾病的異同,在六零年代開始進行以「國際精神分裂先導研究的」為名的跨國診斷習作,台灣也參與其中,是影響世界精神醫學深遠的研究計畫。作者剛出版的新書《群瘋》,即奠基在社會心理學家佛洛姆所謂「folie…

困於淺灘:專業技術移民中階化的原因與後果
當各國的移民政策越來越以技術分層作為基礎,近年來,許多國家相繼放寬認定高技術移民資格,技術移民簽證不再只是資深專業人士或經理階層才能取得,受過大學教育、職涯初期的年輕人利用各種技術簽證到國外工作的人數快速增加,研究者將這個新發展稱為技術移民中階化(middling)。此次演講將探討遷移東亞的技術移民中階化的原因與後果。
受惠於東亞各國技術移民政策的放寬、高等教育機構推行國際化、網路資訊發達、移動成本降低、跨國聘僱管道增加等,促成更多年輕人到東亞各國發展。然而,這群人力資本處於中間、不上不下的新移民,經常在雇主對技能的認可以及移民規定之間的夾縫尋找出路與解套。此次演講將強調技術移民體制中常見的諸多矛盾,使得中階移民在日益分殊化的身分階層化體系(civic…

緬甸家務工在新加坡:非正式遷移途徑的「轉換」功能與道德矛盾
本研究是附屬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ARI)TRACE計劃下的一個子計劃,主要探討緬甸女性如何經由非正式途徑前往新加坡從事家務勞動,及「非正式性」(informality)在跨國移動過程的功能與其衍生的道德矛盾(moral…

【亞比中心新書座談】《危殆生活:無家者的社會世界與幫助網絡》
「發掘在表面失序的邊緣人群中,發現不為主…

【新書座談 Book Launch】 Sexuality and the Rise of China
香港大學社會系江紹祺(Travis Kong)教授即將前來分享最新出版新書Sexuality and the Rise of China。江教授研究關懷主要集中在華人的性/性別、男性氣質、愛滋病的社會影響。這次新書座談將聚焦於香港、臺灣與中國年輕男同志的個人認同、社群與文化流變,以及漢文化圈的性別研究對全球性別研究乃至於學術去殖民化的啟示。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FhJrGfyAEUwGiua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