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Migration, and the Quest for Social Equality: Ambedkarite Indians in East Asia

The Dalit (“Untouchable”) leader Bhimrao Ambedkar converted…

Migr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digital connectivity: ‘Connected’ Chinese women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Looking at Chinese women’s rural-to-urban migration in China…

愛與褲子:臺韓同運與酷兒史的去殖民思考

2019年臺灣完成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階段性成果…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guage and Society in Japan, Korea, and Vietnam, c. 1870-1950.

Amid Western imperialism and the rise of nationalism in East…

貧窮與居住不平等:新加坡與台灣的比較

What do inequalities look like in Singapore and Taiwan? In this…

《逃離中國: 現代台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

本次講座中楊孟軒教授將介紹他於2020年出版的新書《逃離中國:現代台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The…

​​《危殆生活:無家者的社會世界與幫助網絡》

「發掘在表面失序的邊緣人群中,發現不為主…

可愛文化在台灣: 撒嬌概念在數位行動與政治傳播的意涵

撒嬌是什麼? 它與裝可愛的關係為何? 為什麼撒嬌成為一種文化?…

緬甸家務工在新加坡:非正式遷移途徑的「轉換」功能與道德矛盾

本研究是附屬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ARI)TRACE計劃下的一個子計劃,主要探討緬甸女性如何經由非正式途徑前往新加坡從事家務勞動,及「非正式性」(informality)在跨國移動過程的功能與其衍生的道德矛盾(moral…

困於淺灘:專業技術移民中階化的原因與後果

當各國的移民政策越來越以技術分層作為基礎,近年來,許多國家相繼放寬認定高技術移民資格,技術移民簽證不再只是資深專業人士或經理階層才能取得,受過大學教育、職涯初期的年輕人利用各種技術簽證到國外工作的人數快速增加,研究者將這個新發展稱為技術移民中階化(middling)。此次演講將探討遷移東亞的技術移民中階化的原因與後果。 受惠於東亞各國技術移民政策的放寬、高等教育機構推行國際化、網路資訊發達、移動成本降低、跨國聘僱管道增加等,促成更多年輕人到東亞各國發展。然而,這群人力資本處於中間、不上不下的新移民,經常在雇主對技能的認可以及移民規定之間的夾縫尋找出路與解套。此次演講將強調技術移民體制中常見的諸多矛盾,使得中階移民在日益分殊化的身分階層化體系(civ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