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ransformation of East Asian Welfare States in the Post Covid19 Era: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 and Futures 研討會

亞比中心、臺灣韌性社會研究中心與國家發展研究所於2024年3月15日與16日舉辦國際研討會,邀請了來自香港、日本、韓國、英國和臺灣的24位學者,共發表了22篇論文。 這些學者的研究探討了東亞福利國家如何應對高度不確定的地緣政治和全球經濟,以及快速高齡化的人口問題,並探究不同國家的福利轉型,以及其福利政策的社會正義核心價值觀。約80位聽眾於線上線下共同參與討論。會議由莫家豪教授的主題演講開始,他針對香港樂齡人口的社區基礎綜合護理和健康措施提出深刻的見解。 他強調建立符合後疫情時代的東亞福利國家的必要性,探討政府、個人、家庭、行業、非政府組織和社會在高齡護理中的角色和合作模式。 之後的會議以東亞與年金兩個主題,分開進行發表與討論。



🎤講者:Ka Ho Mok Professor
✨主題:Managing the Rise of Older Adults in Hong Kong: Towards a Community-based Integrated Care and Health Approach in Post-COVID-19 Crisis Era
Keynote Speech由嶺南大學莫家豪教授演講,其中他深入探討了香港及東亞地區面對高齡化人口挑戰的策略和解決方案。演講聚焦於如何在後新冠肺炎時代整合照顧和健康方法來應對老年人口增長帶來的挑戰,特別是對生態系統的影響。莫教授提出了在東亞建立適應後新冠肺炎時代的福利國家的必要性,並探討現行「社區本位」、「醫社共融」的照顧管理方法中,政府、個人、家庭、產業、非政府組織和社會協作老年照顧的模式與角色。


在東亞主題中,共有14篇論文發表,首先由Gary Tang、Eva Hung和Samson 探討香港市民的新自由主義取向及其對福利政策的影響,展示了公眾對收入分配、私營部門和政府角色的複雜動態觀點,為社會福利政策提供了寶貴的見解。 Rami Hin-Yeung Chan和Lucille Lok-Sun Ngan探討了香港居民,包括返鄉者、外籍人士與中國大陸移民在社會政治變遷和公共衛生危機下的遷移行為。


Edward Kwabena、Ameyaw、Padmore Amoah、Adusei和Obidimma Ezezika系統性的回顧孕產健康應用程式,旨在分析這些全球社群如何應用這些線上服務、其有效性和應用範圍。研究顯示,增加政治承諾、預算分配和使用非文本通信方法可有效這類線上健康服務的效率。 Chi Kit Chan分析金融新聞中跨國市場風險的特徵,特別是2017年至2023年期間中國的風險。


Fen-Ling Chen和San-Lin Chung探討包括提高保費、調整福利、提高退休年齡和增加政府補貼在內的各種年金改革策略。Inhoe Ku和Chung-Yang Yeh則以韓國和臺灣為案例,檢視東亞福利系統對公共年金改革的影響, 他們指出,東亞的高房屋擁有率對公共年金制度的發展既是阻力也是助力,並建議在制定福利政策時應評估房屋擁有率的影響。Yasuhiro Kamimura探討了東亞長期照護系統,並比較其與西方國家迥異的發展路徑。Genghua Huang、Zhaiwen Peng和Yawen Weng以中國的長期護理改革為案例,研究危機與社會政策改革之間的關係,並指出在危機和福利國家的背景下,政府需要謹慎平衡經濟增長與社會政策目標。Julia Shu-Huah Wang比較了中國、臺灣、日本和韓國的資本或主要城市與低收入二級城市之間的福利差異,發現了區域福利提供的不平等。



Padmore Amoah、Adusei和Edward Kwabena Ameyaw研究香港尋求庇護者的生活條件和福祉,檢視他們在生產主義福利制度下所面臨的挑戰、生存策略和條件。 Ijin Hong探討了韓國和臺灣的社會福利政策,關注民主政治背景下的友善家庭政策及勞動市場政策。Ying-ho Kwong和Mathew Y. H. Wong研究新冠肺炎接觸追蹤程式的應用及其在東亞數位福利國家框架內對公共政策的影響。他們分析了日本、臺灣、香港和澳門在疫情期間採用接觸追蹤程式時面臨的助力與挑戰,發現醫療支出投資、治理效率和政府支援之間存在正相關。日本在醫療支出方面的GDP投資最高,在數據追蹤、透明度、政策支援和數據保護方面表現最好,其次是臺灣、香港和澳門。 Yeun-wen Ku、Fang-Yi Huang、Hsin-Hsin Pan和Chung-Yang Yeh研究了臺灣及其他東亞國家國民對社會保障受益者應得性的看法。通過對4,054名20以上的臺灣公民進行調查,他們發現公眾認為因新冠疫情等不可控外部因素導致經濟困難的人更有資格成為社會保障受益者。受益者的性別和國籍也影響了人們對其是否「值得使用社會資源」的看法。 Cheng Shi研究了COVID-19如何影響香港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庭照顧者使用正式和非正式的護理服務,建議政府應推動以家庭為中心的照護政策。



以年金為主題的發表共有9篇,由Traute Meyer教授針對亞洲高齡化與年金可持續性危機的演講開場。她指出,與歐洲相比,東亞年金制度對高齡化社會的到來較無準備發展相對不成熟,東亞社會也較不關注年金議題,因此東亞年金制度發展的比較研究具有學術上與實務上的重要意義。隨後,Masato Shizume發表關於東亞國家老年收入和年金的研究,接著Chung-Yang Yeh針對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提出新年金模型。Shih-Jiunn Shi則分析中國的年金改革,認為現有的中央與地方政府財政分工架構下,地方政府可能在年金改革生效前繞過國家年金整合政策以保留資金,從而削弱改革效果。Won-Sub Kim和Hyungyung Moon研究韓國基本年金制度的興起和發展,側重民主化和執政黨變化等因素對社會福利改革的影響,發現媒體對老年貧困等社會福利議題的觀點與公眾和受益者對這類議題的看法,影響了南韓社會福利改革的進程和方向。



Traute Meyer和Fang-Yi Huang比較了在年金緊縮背景下的歐洲和東亞女性地位的變化。她們發現,由於年金制度的緊縮,男性在勞動力市場中的地位有下滑趨勢,而女性地位則因照護(care work)工作的價值受到認可而有所改善。她們更進一步比較臺灣、日本和韓國的勞動市場,發現韓國最為性別不平等,臺灣男女相對平權,日本則介於兩者之間。與此同時,Chung-Yang Yeh比較日本和台灣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發展,指出日本的經濟以大型企業為中心,政府銀行系統私有化。台灣的經濟則以中小企業為主,勞動市場轉型較為自由,也因此影響兩國對應對年金壓力的方式:日本發展了「雙重結構」,而臺灣則擴大年金涵蓋對象。



Kenzo Yoshida討論了日本2004年的福利政策改革,認為改革受到兩黨制和官僚制的影響。 他認為,政府的「規避責任策略」可能削弱了日本的民主,並侵蝕了公眾對年金制度的信任,導致年金流失和更嚴重的危機。 Dah-Mi Lee和Won-Sub Kim則研究韓國2000年、2009年和2015年的公務員年金改革,作為探索年金制度連續性和改革因素的案例。他們發現公務員年金仍佔公共支出的主要部分,並建議透過結合皮爾遜理論(Pearson’s theory)與黨派競爭理論,來解釋後民主化韓國的福利國家政策與邏輯。本研討會在熱烈的討論與閉門圓桌會議中結束。



林佐穎、駱又慈、林佑儒速記,詹㝢婷、鍾瑋芸整理